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
《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》中,建议将成人、儿童和婴儿(不包括新生儿,请参见“新生儿复苏”部分)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-C(开放气道、人工呼吸、胸外按压)更改为C-A-B(胸外按压、开放气道、人工呼吸)。
1. C(circulation)
判断心跳是否存在及胸外按压。
(1)如果触摸伤员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(又无意识),则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。
(2)胸外心脏按压要求定位、姿势,按压速率且手法正确。
(3)胸外心脏按压操作:伤员平卧于硬质木板或硬板床上,术者一只手放在伤员胸骨中下1/3交界处,另一只手交叉重叠在下面另一只手背上,有节律地将胸骨向下压5cm,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,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,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。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∶2(图4-2-8,表4-2-1)
图4-2-8 胸外心脏按压
表4-2-1 成人、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生命支持步骤
2. A(assessment airway)
判断神志、开放气道、确定有无自主呼吸。
(1)迅速确定伤员是否存在意识(判断神志):呼叫或轻拍伤者面部。
(2)迅速使伤员处于平卧位(放置体位)。
(3)如果伤员昏迷,则应畅通呼吸道,清除口腔异物,头后仰、举颏,可能时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内插管。
(4)畅通呼吸道/开放气道(图4-2-9):成功复苏的最主要动作是立即开放气道。舌和(或)会厌部肌肉因缺乏张力会分别阻塞咽和喉部。舌后坠是意识不清患者气道阻塞的最常见原因。吸气时,气道内产生负压,这时舌或会厌或两者均可能形成阀门式机制阻塞气管入口造成阻塞。由于舌连于下颌,将下颌前移后可使舌部抬起而离开咽后部并开放气道。
图4-2-9 仰头/举颏法以畅通呼吸道
3. B(breathing)
即人工呼吸。
(1)如果伤员自主呼吸停止,则维持头部后仰位。
(2)进行人工呼吸:口对口呼吸(成人),口对鼻呼吸(口腔有阻),也可用简易呼吸器。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: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的前提下,复苏者用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鼻孔,深吸气后,用双唇密封包住患者的嘴,向其口腔全力吹气两次,每次吹气量为800~1200ml。吹气速度均匀,保持肺膨胀压低于20cmH2O(抢救者用眼睛余光观察患者胸部,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)。继而以大约每秒1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,直至获得其他辅助通气装置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。最好有两位抢救人员在场,则可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(图4-2-10)。2个施救者的按压-通气比率为30∶2,安装辅助呼吸装置后,可按照大约每6~8秒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(每分钟大约8~10次呼吸)。应避免过度通气。
(3)密闭面罩或气管内插管:施术者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握住面罩,紧扣在伤员面部,另三指托起下颌,用呼吸囊或呼吸机做人工呼吸。密闭面罩呼吸时,最好向食管内插入带气囊的导管,以防呼吸时气体入胃或胃内容物反流至肺内引起误吸。
值得注意的问题:一是取消既往心肺复苏程序中在开放气道后“看、听和感觉呼吸”以评估呼吸的环节,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。在进行30次按压后,单人施救者开放患者的气道并进行2次人工呼吸。二是施救者应持续实施心肺复苏,直至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到达且可供使用,或者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。
上一篇:心肺复苏仪的维护
下一篇:心肺复苏模型在心肺复苏法中的作用